2018版物理新课堂同步人教版选修1-1第1章 第3节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2018版物理新课堂同步人教版选修1-1第1章 第3节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第2页

  1.雷电是强烈的放电现象.(√)

  2.带电体的尖端部分电荷比较稀疏.(×)

  3.雷雨天可以在大树下避雨.(×)

  

  1.小明在加油站看到一条醒目的标语:"严禁用塑料桶装运汽油!"请你说出这种规定的道理.

  【提示】 汽油是易燃物质,当用塑料桶装运汽油时,由于在运输过程中,汽油不断与桶壁摩擦,使塑料桶带电.又因塑料是绝缘物质,桶上的电荷不易传递与转移,从而使桶上的电荷越积越多.当桶上的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放电现象,放电产生的火花会引燃汽油,造成火灾或烧伤事故.所以,加油站用醒目的标语提醒人们不要用塑料桶装运汽油,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2.建筑物上安装避雷针,可以防止雷击,试解释其道理?

  【提示】 当建筑物上安装了避雷针时,在避雷针上产生的感应电荷不能够大量累积,它会通过针尖逐渐放出,缓慢地中和云层所带的电荷,有效避免了强烈的放电即雷击现象,保护了建筑物.

  

  1.带电物体失去电荷的现象叫做放电.常见的放电现象有以下几种:

  (1)接地放电

  地球是良好的导体,由于它特别大,所以能够接受大量电荷.这就如同从海洋中抽水或向海洋中放水,并不能明显改变海平面的高度一样.如果用导线将带电导体与地球相连,电荷将从带电体流向地球,直到导体带电特别少,可以认为它不再带电.生产中和生活实际中往往要避免电荷的积累,这时接地是一项有效措施.

  (2)尖端放电

  通常情况下空气是不导电的,但是如果电场特别强,空气分子中的正负电荷受到方向相反的强电场力,就有可能被"撕"开,这个现象叫做空气的电离.由于电离后的空气中有了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空气就可以导电了.空气电离后产生的负电荷就是电子,失去电子的原子带正电,叫做正离子.

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导体上的静电荷总是分布在表面上,而且一般说来分布是不均匀的,导体尖端的电荷特别密集,所以尖端附近空气中的电场特别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