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版教学案:第2部分 第6单元 第16讲 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答案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版教学案:第2部分 第6单元 第16讲 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答案第2页

  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3)意义: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2.城市改革

  (1)依据: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2)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3)原则: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

  (4)措施: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和厂长(经理)负责制。

  [易误警示] 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几点误区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土地公有制,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但并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不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是发展乡镇企业、非农产业。

  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过程

  (1)设立经济特区:1980年,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2)开放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5月,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3)设立经济开放区:从1985年起,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并批准设立海南省,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4)开发浦东:1990年4月,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

  2.格局

  初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3.特点: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