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新设计历史岳麓版选修一课改地区专用讲义:第二单元 中外近代的改革 第8课 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新设计历史岳麓版选修一课改地区专用讲义:第二单元 中外近代的改革 第8课 Word版含答案第5页

(1)根据史料,概括"百日维新"得以实行的原因。

提示:原因:康有为等人的努力;舆论要求变法;德国强占胶州湾,列强瓜分中国;民族危机加深;光绪帝利用变法加强权力。

(2)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维新变法的作用。

提示:积极:有利于民族资产阶级参政议政;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西学的传播;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思想解放。

局限:没有触及封建统治的根本;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等君主立宪的主张;没有推翻封建君主制度;没有深入下层群众,影响有限。

[史论归纳]

戊戌变法的历史条件和性质

1.历史条件

(1)客观原因: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导致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人民民族意识觉醒。

(2)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4)思想基础: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动员和维新派同顽固势力的论战,有利于维新思想的传播。

(5)政治基础:光绪皇帝支持变法。

(6)人员基础:一批兼有学生和士大夫双重身份的人才,形成一个知识分子群体。

(7)组织基础:强学会、保国会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团体的建立。

2.性质

(1)从领导者看,康有为、梁启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

(2)从目的看,维新变法运动是为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

本主义。

(3)从内容及结果看,戊戌变法有利于资产阶级文化的传播,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主题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史料研读]

史料一 光绪帝下谕旨取消各衙门堂官对司员士民上书的审查权后,短时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