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自然之道》教学案例及反思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自然之道》教学案例及反思第2页

 学生也以为这个故事与平常看到的环保故事一样有着美丽的结局了。这时见时机已经成熟,情感基调突然下沉:

"从同学们写的文字中,老师感受到你们那颗善良、真挚的心!但是--老师想要告诉大家的是,其实故事的结尾还在老师手中,请同学们快速地把结尾部分传下去,静静的看,默默的读!看看他的结局和你的结局有什么不一样?"

此时,课堂中孩子们读着,读着,先前的那种热烈高兴的参与氛围荡然无存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双双震惊哑然的眼睛,一张张神情凝重的面容。

5、师心情沉重地说:老师注意到了同学凝重的表情,听到了同学们发出的叹息声,此刻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生1:天呐,太想不到了,我们竟干了件愚不可及的事!

生2:太悲伤了!太令人触目惊心了意想不到了!真是让人震惊啊!

生3:海滩上的这一幕,真是残不忍睹啊!我们错了,我们是好心办坏事啊!

6、师:是啊!这3个自然段里的每个字,每句话,甚至是每个标点,都跳动着作者那难以言说的痛苦!读读这3个自然段,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你体会到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感情?

7、师:现在,我们再来回想一下向导刚才说的那句话(出示),还会劝告他吗?你还会哀求他吗?还会去指责他吗?你现在对向导的话,对"自然之道"这四个字,有更深的理解了吗?

生1:小幼龟们有自己的生存方式,所以我们不能破坏它。

生2:如果不尊重动物的生活规律,一厢情愿地保护它,反而适得其反。

生3:我们要遵循大自然的规律,不能逆天而行。

这一节语文课便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中结束了。从教学情况看,既定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上得到了实现,教学的难点"自然之道"的内涵也深入人心。听课老师都以为这是一节毫无争议的"优质"课了,却不想风波乍起,这节课在评委组中产生了较大的意见分歧。

观点一:语文之道不能抛弃。 这节课犯了方向性的错误。我们在实践新课标时不能全盘否定传统母语教育几十年总结出来的优秀经验。这节课违背了"语文之道"!语文之"道"是什么?语文之道就是阅读教学要遵循"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规律,这堂课把文本拦腰一刀,分二次呈现文本,这是肢解了文本,腰斩了文本,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