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语文版必修5 谈中国诗 学案
2019-2020学年语文版必修5 谈中国诗  学案第3页

 说过,歌德的《峰巅群动息》和海涅的《孤杉立高寒》两首小诗和中国画里的情调相融合。有趣的是,他们把中国旧诗和魏尔兰联系;魏尔兰自称最喜爱"灰黯的诗歌",不着彩色,只分深浅,那简直是南宗的水墨画风了!董其昌所谓:"画欲暗,不欲明;明者如觚棱钩角是也,暗者如云横雾塞是也。"在这些批评家眼里,豪放的李白、深挚的杜甫、直捷畅快的白居易、比喻络绎的苏轼--且不提韩愈、李商隐等人--都给"神韵"淡远的王维、韦应物同化了。西方有谚语:"黑夜里,各色的猫一般灰";动物学家说,猫是色盲的,在白天看一切东西都是灰色。我们不妨也说,正像人黑夜看猫,猫白昼看事物,西洋批评家看五光十色的中国旧诗都是灰色诗歌。这种现象并不稀罕,习惯于一种文艺传统或风气的人看另一种传统或风气里的作品,常常笼统一概。譬如在法国文评家眼里,德国文学作品都是浪漫主义的,它的"古典主义"也是浪漫的、非古典的;而在德国文评家眼里,法国的文学作品都只能算古典主义的,它的"浪漫主义"至多是打了对折的浪漫。德、法比邻,又属于同一西洋文化大家庭,尚且如此,中国和西洋就不用说了。

和西洋诗相形之下,中国旧诗大体上显得情感有节制,说话不唠叨,嗓门儿不提得那么高,力气不使得那么狠,颜色不着得那么浓。在中国诗里算是"浪漫"的,比起西洋诗来,仍然是"古典"的;在中国诗里算得坦率的,比起西洋诗来,仍然是含蓄的;我们以为词华够浓艳了,看惯纷红骇绿的他们还欣赏它的素淡;我们以为"直恁响喉咙"了,听惯了大声高唱的他们只觉得不失为斯文温雅。同样,从束缚在中国旧诗传统里的人看来,西洋诗空灵的终嫌有痕迹,淡远的终嫌有火气,简洁的终嫌不够惜墨如金。这仿佛国际货币有兑换率,甲国的一块大洋只折合乙国的五毛。西洋人评论不很中肯是可以理解的,他们对中国旧诗,不像个中人亲切知道,而只是外人看个大概,见大同而不见小异。我们中国批评家不会那样,我们知道中国旧诗不单纯是"灰黯诗歌","神韵派"绝不能代表中国旧诗。但是我们也还往往忽视一个事实:"神韵派"在旧诗传统里公认的地位不同于南宗的旧画传统里公认的地位;换句话说,传统文评否认"神韵派"是最标准的诗风,不像传统画评承认南宗是最标准的画风。

(节选自《中国诗与中国画》)

6.不符合本文内容的两项是(4分)(  )

A.在西方批评家眼里,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与王维、韦应物的诗风都差不多。

B.文中提到"灰黯的诗歌"一般也是指含蓄隽永、空灵淡远的诗歌。

C.中外批评家对中国旧诗的看法,在对诗的总体印象上是基本一致的。

D."黑夜里,各色的猫一般灰",用来比喻说明习惯于一种文艺风气的人看另一种风气的作品,常常笼统一概。

E.传统批评家认为神韵派和南宗分别是标准的诗风画风。

答案 CE

解析 本题考查把握作者在文中表现的观点的能力。判定A、D两项较易,几乎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