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2学案:第五单元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2学案:第五单元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第3页

变人们的思想观念等。

  

  

1.报刊、影视、互联网等传媒的发展,反映出科技发展带来媒介手段的不断进步。

2.不同历史时期,各种媒介手段发挥作用的程度各不相同。戊戌变法前后,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宣传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时期,先进知识分子利用报刊大力宣传民主科学思想;20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创办报刊,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3.我国电影事业自1905年起步后发展较快,新中国电影事业逐步走向辉煌。1958年我国电视事业诞生,近年来电视逐步普及。

4.媒介手段的进步使人们越来越快、越来越广地获得信息,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

  

近代社会报刊业发展的原因与特点    [材料一] 至1905年5月,全国(包括香港、澳门)共有报纸约240种,上海出过119种。在上海出过的报纸中,中国人办报72种,外商报纸34种,教会报纸5种,但仍在公开发行的只有31种。

--据《大公报》(1905年)

  (1)概括材料一所示上海报业发展的特点。

  [教你读史]

  根据数据信息概括其特点。

  [提示] 上海办报数量居全国首位;办报者多元化;国人自办占主体;大部分报纸没有持续办下去。

  [材料二] 时四方新学士子喜康、梁议论新颖,群相呼应,起而组织学会讨论政治问题与社会问题。举其著者,如长沙之湘学会、时务学堂......其他如算学会、农学会、天足会、禁烟会等,犹不可计数,而每会必有一种出版物以发表意见(如时务学堂创办了《时务报》)。于是维新运动,顿成活跃之观,而杂志亦风起云涌,盛极一时。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时务报》创办的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