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新人教版语文《第21课: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教案
九年级上册新人教版语文《第21课: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教案第3页

  示例:本文叙述了杨志受大名府留守梁世杰(蔡京的女婿)的派遣,押送生辰纲前往东京,在黄泥冈被晁盖、吴用等人用计夺走的故事。

  

  四、问题导读,精读课文

  1.精读课文,我来说"智"。

  (1)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其"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一智用天时--利用"热";二智用地利--妙选黄泥冈;三智用矛盾--内部矛盾激化时;四智用计谋--实施软取计划。前面所有"智"的最终实现靠的就是"半瓢酒"。在众目睽睽之下,晁盖等人喝的是美酒,而杨志、众人喝的却是药酒,刘唐与白胜的表演天衣无缝,杨志等人在"倒也"声中眼睁睁地看着生辰纲被劫持而去就是动弹不得,不能不说是吴用的计谋用到了家。

  

  

  (2)取者无疑用了"智",那失陷生辰纲者是否就不"智"呢?

  明确:杨志并非无"智",而是精明强干、做事谨慎,有丰富的江湖经验。

  ①杨志在"人家渐少"之后,推迟每天动身时间且提前休息(由原来的"起五更......日中热时便歇"改为"辰牌起身,申时便歇")。他逼迫军汉冒酷热前行而落得怨声载道,无非是怕有人借晨光或暮色劫持生辰纲。

  ②光天化日下,也尽量减少中途休息,唯恐军汉们心生懒怠,一旦有情况难以应敌。

  ③催促一行人在山中僻路行走;在黄泥冈又警醒军汉们此地险要,不得停歇;发现刘唐顿生疑心;唯恐白胜酒中有蒙汗药......

  以上诸多方面表现杨志用心、用智良苦,实非常人可比。

  

  (3)杨志既不乏"智",他最终却输给晁盖等人的原因是什么呢?

  明确:①晁盖、吴用计策高妙,无懈可击。②杨志急功近利、粗暴蛮横,导致内部矛盾激化,杨志也确有"不智"之处。③梁中书"用"人却"疑",只用其"艺"而不信其"人",派老都管、虞候跟随。老都管斥责杨志的一番话,顺应了军汉、虞候的心愿,而使杨志最终妥协,同意军汉们买酒、喝酒,杨志自己也身受其害。

  

  2.课文是从杨志等人的角度来叙述故事的,请你从晁盖等人的视角来改写这个故事。

  要求:(1)从原文中筛选信息,然后以"六月初四,黄泥冈上......"为开头来叙述;(2)说清开端、发展、高潮、结局;(3)放飞想像,大显身手;(4)400字左右。

  

  3.小组讨论,比较改写后与原文效果的不同。

  明确:原文明写杨志如何防范和保护,暗写智取的计谋偷偷实施,最后全盘托出,造成了一种扑朔迷离、神奇莫测的效果,更有悬念,更吸引人。这可以说是作者构思、叙事的"智慧"了。

  

  五、课堂小结

  《水浒传》作为在话本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小说,非常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智取生辰纲》就通过"智"的"决斗",使我们既清楚地看到了不同类型的矛盾,又把握了杨志鲜明的个体形象和晁盖等英雄群像的特征,仔细咀嚼,这些人物如浮雕般凸现于纸上,使人感到亲切、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