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鲁滨逊漂流记》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鲁滨逊漂流记》教学设计第3页

 独学:浏览精彩片段,与梗概相对比,想想精彩片段大致在小说梗概的哪个部分,理由是什么?

互学:小组交流,你认为什么地方最精彩?

群学:结合学生汇报,相机引导学生体会鲁滨孙生活态度的精彩和作者写法的精彩。

 (1)让我们把他列出的"好处"和"坏处",自己对照读一读,想想这样一个列表,给鲁滨孙带来了什么?

 (2)鲁滨孙自己是怎样认为的呢?我们来读一读他的话。

 (齐读):在最不幸的处境之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

  小结:鲁滨孙的这种做法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用。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当我们遇上不利环境的时候,就要像他一样,直面现实,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增强跟困难作斗争的信心。

 (3)除了鲁滨孙的积极的生活态度很精彩,你还觉得什么地方很精彩?

  学生可能谈到鲁滨孙的语言,如:即使是在这样的处境中,也有一些消极的东西或积极的东西值得感谢。我希望世上的人......

  学生也可能谈到作者的写作方式,如:把心里活动过程像商业簿一样对照来写,一目了然,清楚明白。

  小结:是啊,不少名著,人们之所以喜欢它,是其中的一些语言常常给人们很好的启示,给人们带来精神力量,就像你刚才读的这句,可以说它是给处于逆境中的绝望者的一剂良药!本组的日积月累中,我们还能欣赏到很多这样富于灵魂和力量的语言。

  不少的文章,之所以给人们很深的印象,就是因为在写法上有独特的地方,就像作者把鲁滨孙的思想活动列出来一样。 自学探究三: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独学:再读一读梗概部分

互学:在梗概中还有哪些部分也会很精彩?你还有什么疑问?

群学:学生可能会有这样一些疑问:

  *鲁滨孙从船上搬来的东西里有一些麦子,他用那些麦种反复种收,到了第四年,终于吃到了自己种的粮食。我就很想知道他到底是怎么种、怎么收粮食的。

  *他救了"星期五"以后就开始教化他,对于一个野人,他又是如何"教化"的呢?

  *泡泡中提到"鲁滨孙制成一只能耐火的罐子的那段描写很细致,让人感到快乐",不知是怎样的细致。

  *梗概是以别人的口吻写的,精彩片断却是以鲁滨孙自己的口吻写的,不知道原著是以谁的口吻写的。

  2.结合学生疑问,鼓励学生阅读原著。 三、达标测评,拓展提升。(10分钟左右)

1.效果检测

(一)、请用"√"给加黑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他们愉快地生活在岛上,扩(kò kuò)大了粮食种(zhǒnɡ zhònɡ)植面积,又增(zēn zēnɡ)加了几个羊圈(quān quàn juàn),晒了更多的葡萄干。他们差(chā chà)不多淡忘了要回到英国、回到文明社会去。

(二)、选填合适的字,组成词。

桅 危 避 僻 蔚 慰 畜 蓄 蓬 篷

偏( ) 安( ) ( )勃

逃( ) ( )蓝 帐( )

( )杆 ( )养 储( )

(三)、填量词。(不要重复)

一 帐篷 一 脚印 一 荒岛

一 希望 一 安慰 一 英国船

(四)、按要求改写句子。

1.鲁滨孙再一次看到野人留下的生火的痕迹和满地的人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