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一 相信未来 教案3
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一 相信未来 教案3第2页

固执的、痛苦的、伤痕累累的相信,就是一个人在痛苦现实中对未来坚定不屈的信念。也是这首诗最为动人的内核。

女生读1、2节;男生读第3节

5、前三节写我是怎样"相信未来"的,后三节写为什么要"相信未来",探讨诗人坚定相信未来的理由,说说,读读

首先,诗人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能"拨开历史风尘","看透岁月篇章"。"睫毛""瞳孔"两个意象承"眼睛"而来,形象地描绘出未来人思考的神情,而"拨开"和"看透"又歌颂了人类智慧的伟大,诗人"相信未来"的原因就寄托于这思考的形象中。

其次,诗人不在乎人们对我们肉体和经历的褒贬。"腐烂的皮肉""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三个具体的形象或神情,传递着现实人们的种种苦态;"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四个细节,呈现出人们对过去历史种种评价的表情,形象传神,用笔精当。

再次,诗人坚信未来"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脊骨"就是不屈的信念和探索的精神,"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中体现出来的不屈的信念和精神。

这三节,曲折地挖掘了人类内心深处对未来的共同信念,也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诗人才毫不怀疑地"相信未来",并且"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6、最后一小节诗人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最后一节呼唤人们带着对未来的信念去努力,去热爱,去生活。

诗的最后一节,用热情的呼告,满怀激情地鼓舞人们"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诗以无可反驳的气势,无所畏惧的精神,向苦难的现实宣战。对"未来"的信念像大海上的太阳那样喷薄而出,强烈地震撼着每一位读者的灵魂。

四、由文识人 这是怎样一位诗人

食指,原名郭路生,山东鱼台人,1948年生,60年代开始诗歌写作,他的诗,特别是早期作品广泛传诵于知青及城市青年中,但直到90年代,其创作成就才得到公认,是一位成绩巨大却差点被埋没的天才诗人。

但历史是公正的,食指那些真正的好诗,就像珍珠,越来越闪烁出灿烂的光芒。《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热爱生命》《海洋三部曲》...... 这些写于六、七十年代动荡时期的诗篇,至今读来,还是那么完美,那么让人激动。在诗中,食指以一名反抗者和思想者的姿态站在大风中高歌、呼喊。他是一位时代良知和民间正直渴望的发言人,他以一个歌者的身份让自己的诗歌在城市和乡村之间春雷一般轰轰滚过,几乎可以说是感动和温暖了一代人。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命运却远不如一般人幸运:在那个动荡的年代(1966-1969),诗人诗性的敏感和良知在与残酷的现实的尖锐冲突中不胜重荷,精神一直处于崩溃的边缘,1972年,在部队当兵时,因强烈的精神刺激而导致精神分裂,从此后,食指陷入了长期的病困中,1990年4月住进北京福利院。即使在这样的环 境中,食指依然以坚忍不拔的毅力生存和写作着。

"身世如秋雨般凄凉,内心却落日般悲壮"(1978《热爱生命》)食指这位在痛苦吟哦中追问光明的诗人用他的一生,为我们诠释了四个字:相信未来。

五、能力拓展

布置作业--青春时代写下的诗篇可能照亮你的一生,诗人食指用"美丽的雪花"、"凝露的枯藤"、"孩子的笔体"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你准备用什么方式写下"相信未来"呢?请仿写《相信未来》前3小节,写一首小诗,寄托你的情思,表达你的人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