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上新人教版语文优质课《第11课:醉翁亭记》教学设计教案
部编版九上新人教版语文优质课《第11课:醉翁亭记》教学设计教案第3页

  

  

  

  

  第2课时

  一、欣赏第一个景点--醉翁亭

  1.总领全文的是哪一句?

  环滁皆山也。

  2.划分段落内部层次,理清文脉。

  这段总写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和它的得名。

  分两层。第一层写环境并点题:环滁皆山→西南诸峰→琅琊(鸟瞰)→酿泉(由俯到仰)→醉翁亭(自下而上,点题);

  第二层写亭的得名:建亭者→名亭者→乐(题眼,主线)。

  3.分析第一层的写景方式。

  自远而近,从大环境写起,层层烘染,步步推进,一步步把读者带入佳境,并交代了下文的游乐路线与环境。

  4.根据提示背诵此段。

  5.解释"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含义。

  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后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二、欣赏景点之二--琅琊山早晚及四季美景

  这段分述山间朝暮四季的不同景色,是上段"山水之乐"的具体化。作者在写朝暮图及四时景物时抓住各自特点来写。

  写朝暮图就是一天时间的纵面展开,写四季景则是横向铺排。写早晚景色变化,抓住"明""晦"的特点,用"日出""云归"写出"林开""岩暝"的变化景象,成为对比鲜明的两幅画面。

  写四时景抓住了山间独特的景物山、花、木、泉、石,写出了迥然有异的四幅图景。

  

三、欣赏景点三--官民同游

  1.第三段写什么?可分为哪几层?段首的"至于"有什么作用?

  写滁人、宾客、太守游琅琊山的情形。

  可分为四小层。分别是"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其中"太守醉"是全段核心,其他俱是陪衬,写"醉"也是写"乐"。用"至于"一词表示这一层的内容跟前一层是平列。

  2.为什么在写"太守宴"前要先写"滁人游"?

  为了给"太守宴"创设一个欢乐的氛围,并蕴含着作者与民同乐的旨趣。

  3.这段的结构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用三个并列的层次来突出最后一个层次。在大小环境和众多人物中突出太守。

  4.文中怎样写出了滁州百姓之乐?

  "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

  5.滁人欢乐情状全是从太守眼中看出的。从写滁州百姓之乐中,可以体会出什么内涵?有没有太守之乐在里边?

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其宾客,还有滁州的百姓,一州之人,人人都可以纵情山水。"滁人游"写得有声有色:有歌声和呼应声,有负者和行者,有老人和孩子,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