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考政治“认识、分析、评价。看法”类型解题技巧
2010届高考政治“认识、分析、评价。看法”类型解题技巧第2页

  ④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缩小差距的根本措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方式,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就业和在就业工作;通过税收政策、分配政策调节过高收入、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扩大;加大"三农"投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怎么样"解决这一不良后果?)

  

  3、如果题干从不全面方面出题,则答题步骤为:①题干问的"是什么"经济现象或行为?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经济现象或行为?③、这种经济现象或行为有什么作用④解决此问题还有那些途径,或者需要什么条件?

例3、温家宝总理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指出:"从今年起,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平均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五年内取消农业税。"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取消农业税的看法。

[参考答案] ①温家宝总理提出的政府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五年内取消农业税的承诺,是加强农业,保护农业,努力增加农民收的有力措施,②取消农业税有利于降低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充分体现了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③除了取消农业税外,还应该降低、甚至取消农民负担的各种费用。此外,帮助农民增加收入,不仅仅只是税费改革问题,还必须采取其他各种有力的措施。

(注:如考生提出帮助农民提高收入的其他措施如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帮助农民工进城等,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加分)

4、如果是分析或认识材料中的现象、行为、措施。而且有多个现象、行为或措施。则答题步骤为①分别找出材料中的每一项现象、行为、措施。②分别阐明每项正确的现象、行为、措施符合了什么原理、每项错误的现象、行为、措施违背了什么原理,应该怎么做。

答题模式为:题中的现象、行为、措施符合或违背了什么原理,要求。

  

  例4、某市一些企业超标排放工业污水,居民乱扔乱倒生活垃圾,煤矿烟尘和汽车尾气造成混合型污染,使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面积扩大,水污染严重,群众呼声强烈。该市政府采取措施,控制污染,保护环境;制定行政法规,严格执法;指示法院对造成重大污染的企业法人代表绳之以法;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增强市民环保意识。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评价该市政府的行为。

参考答案:

⑴该市政府采取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措施,是在行使社会公共服务职能,表明政府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也体现了广大人民的要求和利益,体现了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

⑵该市政府制定行政法规,严格执法,体现了依法治国原则。

⑶该市政府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增强市民环保意识,是在履行文化职能,即国家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⑷该市政府指示法院对造成重大污染的企业法人代表绳之以法,违背了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原则,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政府应该严格依法行政。

  

  (二)、哲学常识角度

哲学常识题虽不同于经济常识题,哲学类题答题一般是原理、方法论、材料分析三步法,哲学中的"谈认识"题大致相同,即:①材料体现"是什么"哲学道理?②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是什么?③"怎么样"进行材料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