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新人教选修1知识点: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
历史新人教选修1知识点: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第2页

背景 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 阶级矛盾尖锐 原因:土地兼并使农民赋税增加,还要承担徭役,受高利贷的盘剥,连年的战事和频繁的自然灾害

具体表现:农民起义和兵变相继爆发 民族对立严重 辽和西夏与宋发生多次战争 统治阶级矛盾突出 要求改革新朝政的势力同守旧势力斗争激烈,出现朋党之争 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积弱 原因:1、集中军权。设立不同的机构管辖军队调兵权与领兵权的分离,实行"更戍法" 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训练不精,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2、在荒荒年招募流民当民,军队素质下降

   3、步兵为主,武器质量差,影响军队战斗力

表现:对辽和西夏战争败多胜少 积贫 原因:1、冗官(集中行政权分割宰相职位,官职增加;科举取士多; "恩荫"法授官多)

   2、冗兵(面临西夏和辽的威胁;为安定社会秩序,在荒荒年招募流民当民)

   3、对辽和西夏战争耗费付给出大量金银和布匹

表现:国家财政的入不敷出,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造成了冗费的局面 庆历新政昙花一现 背景:积弱积弱的局面已经发展到比较严重的程度,阶级矛盾尖锐,北宋统治岌岌可危

主持:范仲淹、富弼

时间: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庆历五年(1045年)初

中心:整顿吏治,针对腐败的官僚制度

内容:改革文官升迁制度;.严格恩荫制;改革贡举制;慎选地方长官;重视农桑,减轻徭役等

结果:失败

原因 :1、新政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的反对

2、有人诬蔑范仲淹、富弼等是"朋党",宋仁宗对朋党的防范 3、改革过于激进

影响:宋朝严重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并未缓和,积贫积弱的局面仍在向前发展,统治集团感到危机四伏,因而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 宋神宗起用王安石 原因:1、社会矛盾仍然尖锐

   2、王安石提出变法主张和设想得到宋神宗的赞赏

   3、宋神宗希望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消除弊病,克服统治危机

时间:1068年,宋神宗即位。决定起用王安石 时间 1069年,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目的 直接目的:为了富国强兵,改变积弱的局面

根本目的: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