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经济生活一轮复习第四课学案(新人教版)
高三政治:经济生活一轮复习第四课学案(新人教版)第3页

体"的正确理解是:(D)

A.公有制在各个经济领域必须占支配地位

B.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公有制成分必须保持在50%以上

C.公有制在各个地方都必须保持量和质的优势

D.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要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例5(07·江苏卷·26).节俭是传统美德。经济学家凯思斯则提出了节俭悖论,认为节俭对个人、家庭来说是美德,而对社会来说则意味着支出减少,导致有效需求不足,阻碍经济发展,造成失业增加,收人减少。这启示我们:CD

A.个人应该坚持节俭,社会应该扩大消费

B.消费决定生产,政府应适当刺激消费

C.既要勤俭节约,又要适度消费

D.应重视消费对生产的影响,积极引导消费

例6.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适应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1)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有什么重要意义?

  (2)公有制的企业实行股份制后,性质是否发生改变?为什么?

  解答:(1)股份制是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可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提高企业和 资本的运作效率,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2)公有制企业实行股份制后,其性质不一定发生改变,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的手中,如果国家和集体控制,则具有明显的公有性。

  例7.五年来城乡居民生活改善情况

指标 单位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 44.5 41.9 39.2 37.9 37.7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 53.4 52.6 49.1 47.7. 46.2

  注:恩格尔系数是指食物支出在家庭消费总支出中所占比重。一般来讲恩格尔系数高于60%就认为是绝对贫困。60%~50%之间是温饱。50%~40%就认为是小康,40%~20%就认为是富裕。

  (1)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和问题?

  (2)城乡居民生活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3)上述变化对社会生产的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解答:(1)图表反映了五年来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小平,但城乡差距较大,我们所达到小康水平还是低水平、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2)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上述变化的根本原因;城乡居民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是上述变化的直接原因;近年来物价水平较低是上述变化的重要原因。

  (3)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调节着生产。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

四、贴近实际

假日经济是指人们利用节假日集中消费的行为带动供给、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中综合性强、牵扯面大、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经济模式。假日旅游是假日经济的主角,假日旅游对假日经济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