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全国通用版必修三: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学案+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人教全国通用版必修三: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学案+Word版含答案第2页

易遭到破坏。

四、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

1.雨林破坏

(1)根本原因: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

(2)直接原因:人类的开发。

(3)主要活动:过度的焚耕开垦(迁移农业);大规模的农场和牧场开发;商业性木材采伐;采矿、水利和公路建设。

2.雨林开发(以亚马孙开发计划为例)

(1)20世纪50年代以前

亚马孙地区周围的国家都属于发展中国家,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因丛林的阻隔和湿热的环境,一直未被开发;印第安人生产方式落后,人口稀少,对自然索取不多。此时,对雨林系统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

(2)20世纪五六十年代

随着人口急剧增长,实施大规模的公路建造计划;实行人口均衡的发展政策;首都迁往内陆高原。这时,加快了对西部广大疆土的开发,使热带雨林地区受到空前的破坏。

(3)1970年

巴西政府正式公布著名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更加加快对雨林的破坏。

①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

②移民亚马孙平原。

③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④毁林烧荒、开辟大型肉牛牧场。

五、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

1.面临形势:每年有大约11万平方千米的雨林因砍伐、焚烧而毁灭,如果这种趋势不能制止,"绿色腰带"将彻底消失。

2.矛盾冲突:雨林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3.理性选择: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4.保护措施

(1)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

(2)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3)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

(4)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5)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

(6)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