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浙江专用)必修二讲义: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第二节 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浙江专用)必修二讲义: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第二节 Word版含答案第4页



材料三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依据全国2 749个村庄调查提供的资料,农村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村庄道路状况差,饮水困难,公共文化薄弱,文化设施普遍较差,农村环境污染形势严峻,农村自然灾害多发,社会保障堪忧,医疗资源严重缺乏,教学质量问题严重。显然,中国目前的城乡差距,除了就业机会、收入差距外,显然还有居住和生活条件的差距。这种差距导致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出城市化的内涵。

答案 内涵:①人口城市化:人口向城市集聚;②地域城市化:乡村地区变为城市地区。

2.城市化的标志有哪些?

答案 城市数量增多、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

3.根据材料三概括出城市化的动力(从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角度考虑)。

答案 农村的推力:农村就业机会少,收入低;农村医疗、教育等社会服务短缺,社会保障程度低;交通条件差;农村环境质量差;农村受自然灾害影响大。

城市的拉力:城市就业机会多,收入高;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城市交通便捷等。

4.有人说"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体现其社会发展水平"。你认为有道理吗?

答案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它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由此可见,该说法是正确的。

城市化及其动力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