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历史人民版选修4学案:专题五 二、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列宁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历史人民版选修4学案:专题五 二、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列宁 Word版含解析第3页

  (1)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起义部队占领冬宫,武装起义胜利。

  (2)第二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告工人、士兵、农民书》,宣布全部政权已转归苏维埃。

  (3)通过《和平法令》、《土地法令》等,选举组成以列宁为首的新的苏维埃政府。

  3.意义

  (1)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2)为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指明了前进方向。

  

  

  俄国二月革命后不久就爆发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这是由当时特殊的形势所决定的。当时正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的大部分军队都在前线作战,资产阶级政府直接掌控的军队力量有限。这就为十月革命的成功创造了一个极为有利的条件。

  

清单三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 "一切为了前线"和向新经济政策过渡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切为了前线"

  (1)背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

  (2)内容:实行劳动义务制,规定不劳动者不得食;实行粮食贸易垄断制,禁止私人买卖粮食;实行余粮征集制。

  (3)评价:

  ①对赢得战争胜利和保卫苏维埃政权起到了巨大作用,捍卫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生存和独立。

  ②由于做法不当,引发农民对苏维埃政权的不满,严重影响了工人们的工作热情,劳动效率普遍降低。

  2.经济政策的调整--向新经济政策过渡

  (1)背景:随着战争的结束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弊端,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成为当时的严峻问题。

  (2)实施:1921年,列宁主持召开布尔什维克党的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以实物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的决议,标志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

  (3)内容:

①实行粮食税,农民交完税后,剩余的可以到市场上出售,交换所需的工业品及其他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