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5.1《人类影响环境》江苏学案(苏教版必修3)
生物:5.1《人类影响环境》江苏学案(苏教版必修3)第3页

 答案:(1)调节水流量和控制洪水(蓄洪抗旱) 净化水质 (2)光合作用 食物链(网) (3)抵抗力 (4)自动净化能力 溶氧量下降 有毒物质增加

例3(2001年上海高考·5)今年我国东海多次发生赤潮,给海水养殖业带来重大损失。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产生赤潮的原因是

  A.大气中的CO2增多

  B.工业和生活废水大量排入海洋

  C.树木的大量砍伐

  D.海洋石油的开采

析与解 由于近年来人类将工业和生活废水大量排入海洋,导致海水中某些浮游生物如红藻、硅藻等过度繁殖,引发赤潮。这是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典型事例。

  答案:B

例4.据统计表明,进入本世纪后,几乎每年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灾害 B.动物病毒 C.天敌过多 D.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例5.造成生物多样性锐减,土地沙漠化,森林植被遭到破坏的原因是( )

A.人类向环境中排放的废物增加 B.人类向生物圈索取的物质增加

c.人类生活的改善 D.人为破坏的结果

例6.阅读下列三个事例

  事例一:我国某海岛的天然林覆盖率在1965年为25.7%,1964年为18.7%,1981年仅为8.53%,并且因遮蔽地面程度大大降低,从而导致了坡垒等珍稀树种濒临灭绝,有的珍贵药用植物已经绝迹。

  事例二:我国西北某县野生甘草的面积在1967年为4 万多公顷,30年后已有一半被挖尽,我国的野马已经绝迹,野骆驼等野生动物也濒临灭绝。

  事例三:一种原产日本的林业害虫,在20世纪80年代侵入华西沿海地区,并且由于缺少天敌而迅速漫延开来,据1990年统计,这种害虫使该地区十三万多公顷的马尾松林受到危害。

  依据上述事例,回答下列问题:

  (1)事例一说明造成这些野生生物濒危或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2)事例二说明造成这些野生生物资源明显减少或绝迹的原因是生态环境的

和 开发利用。

  (3)事例三说明:由于 入侵或引种到 的地区,使得这些地区原有物种受到威胁。

1.D 2、B

3、(1)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2)滥捕乱猎和滥采乱伐 掠夺式 (3)外来物种 缺少天敌

  例7 机动车尾气(含有烃类、NO、CO2、CO、SO2等物质)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对汽车尾气的治理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换器"(用Pt、Pd合金作催化剂),使NO和CO反应生成可参与生态环境循环的气体,并促使烃类燃烧及SO2的转化。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⑴ 机动车尾气可导致的环境污染有( )

① 温室效应 ② 臭氧层损耗 ③ 酸雨 ④ 光化学烟雾 ⑤ 白色污染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⑵ 写出NO和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催化转换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空气的酸度,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CO2是主要的温室效应气体;烃类、NO等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气体; 所有的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