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2 专题三 第一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的曲折发展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2 专题三 第一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的曲折发展 教案第2页

  

  

  准备课件,PPT,电子白板等教学设备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49-1956,过渡时期)

1.背景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领导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和国民经济恢复工作。

(2)工农业产值和主要产品产量均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3)建立在没收官僚资本基础上的国营企业和新建国营企业迅速发展。

(4)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

2.过程

(1)1953年,中共中央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指导方针。

(2)1953年1月-1957年12月,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新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1953年起,国家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4)1956年底,中国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实质上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上建立起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地位: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中国近现代史上三次社会巨变:辛亥革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改革开放。

4.问题:社会主义改造后期,存在要求过急、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等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