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部编本八年级下册新人教版语文《蒹葭》教学设计教案
免费下载部编本八年级下册新人教版语文《蒹葭》教学设计教案第3页



作用:每章都以写晨秋时的水滨景色起兴,然后再写追求意中人而不得的情景。这样写是为了营造一种氛围,一种意境,渲染一种情绪。凄清的秋景与感伤的情绪浑然一体,构成了凄迷恍惚、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1. 朗读指导:

  就整首诗而言,几个章节结构相同,只是其中换了几个词语而已,这就要读出节奏感和音律感。就每章而言,前四句都是描写了凄清苍凉的秋景,这种景色衬托出诗人心中惆怅之情;后四句写出诗人对"伊人"的追求,却又寻而不见,这当中既有诗人的怅惘之情,又有诗人对伊人的深切思念。在朗读时要注意其中的感情变化,读出其中之味。

5.朗诵诗歌

四、结构形式上品味诗韵

1.提问:全诗的结构和语言具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1) 以四言为主,节奏感强,具有整齐美。

2) 双声叠词、重章叠句的运用。

   诗的二、三章,仅将"苍苍"改为"萋萋"、"采采";"为霜"改为"未晞"、"未已";"一方"改为"之湄"、"之涘";"长"改为"跻"、"右";"央"改为"坻"、"沚"。所换的字,都是第一章的同义词。所要表达的情感诗一致的,这采用了重章叠句的结构,具有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之美,从听觉上强化了音乐的旋律感,而且具有层层推进、步步深化诗歌意境的作用,把诗人的追求和失意表达的淋漓尽致。

2.诗配画朗诵。

五、小结

《诗经》是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蒹葭》是其中的名篇。诵读这首诗应当用心感受诗人思而不得、求而难遇的那种惆怅和遗憾,领略《诗经》反复叠唱的艺术风格。

六、古诗今唱,体味诗歌意境。

七、布置作业:背诵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