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文档:第一单元 第4课 宋明理学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文档:第一单元 第4课 宋明理学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提示 这是对程朱理学"灭人欲"思想的歪曲理解。程朱理学"灭人欲"中的"人欲"是指不正当的私欲,并非一切私欲,该观念在之后的发展中逐渐僵化,成为束缚人们思想发展的工具。

问题思考

材料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思考 材料中,朱熹是如何把天理、社会和个人联系起来,构建起理学世界观的?

提示 "理"是万物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必须遵循的普遍原则。"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伦理道德,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由此将个人、社会及宇宙联系起来,构建起完整的理学世界观。

3.影响

(1)南宋以后,逐渐发展成官方哲学。

(2)元朝将《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内容。

(3)明初,确定了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4)对其他国家也有影响,远及朝鲜、越南、日本。

三、陆王心学

人物 时期 历史地位 哲学观 认识论 陆九渊 南宋 心学的创立者 主张"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求理的方法是"发明本心",进行内心的反省,不用学习也能体会 王守仁 明中期 心学的集大成者 主张"心外无理",强调天理就在自己心中 求理的方法是"致良知",强调自我克服私欲,回复良知

判断正误

程朱理学是唯物主义,陆王心学是唯心主义。( × )

提示 二者都是唯心主义。程朱理学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而"理"是指伦理道德,并非物质,故是唯心主义。

深化理解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