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新一线高考历史北师大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模块1 第3单元 第7讲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Word版含答案
2020版新一线高考历史北师大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模块1 第3单元 第7讲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Word版含答案第2页

  ①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②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2.日内瓦会议

  (1)目的: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2)时间:1954年。

  (3)主要成果:达成了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协议。

  (4)意义: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向全世界宣告了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3.万隆会议

  (1)召开: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

  (2)成果: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3)意义: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团结;会后,中国同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三、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1.背景

  (1)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2)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恢复: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

  3.意义:中国外交战线的重大胜利。

  四、中美关系正常化与中日建交

  1.中美关系正常化

  (1)背景: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美苏争霸激烈,中苏关系恶化,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的共同要求和愿望。

  (2)经过: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发表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年初,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2.中日建交

  (1)背景:中国重返联合国和尼克松访华后,日本朝野各界强烈要求早日恢复中日邦交。

(2)经过: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署了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