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一《故都的秋》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一《故都的秋》教案第3页

 个问题。

方法:采用学生单人朗读、齐读和教师范读的方法。师范读"秋槐"段。

3. 提问:作者选用了哪些独特的秋景?请用五个字概括,以"秋"字打头。

(同桌同学讨论回答)秋花的蓝朵、秋槐的落蕊、秋蝉的残声、秋雨的奇味、秋果的奇景。

提问:作者抓住了景物的哪些特点?(讨论回答)

(1) 秋花的蓝朵(颜色)

提问:作者为什么认为"蓝色或白色"的牵牛花"为佳"?

明确:冷色调,更适合表现"悲凉"。

提问:作者不是还喜欢枣树吗?枣子到了秋天不是红的吗?

明确:作者喜欢的是"淡绿微黄"的枣子,仍以冷色为主。

(2) 秋槐的落蕊(感觉)

提问:作者调用了哪些感觉来写秋槐?有何效果?

明确:视、听、触、嗅。 使景物更加形象生动。

(3) 秋蝉的残声(声音)

(4) 秋雨的奇味(过程、言行)

(5) 秋果的奇景(形、色)

4. 提问:这五种景物彼此有无什么顺序可寻?体现了散文的哪一个重要的特点?

5. 分组讨论:对景物的描写是如何紧扣"清"、"静"、"悲凉"来进行的?

   清  静  悲凉   秋 花  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  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破屋,破壁,牵牛花的蓝朵   秋 槐  气味也没有,丝纹细腻清闲  声音也没有  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   秋 蝉    衰弱的残声  

  秋

  雨   秋 雨  凉(触觉)  息列索落(听觉)  灰沉沉的天空(视觉)、凉     闲 人  咬、立、答(行动)  缓慢悠闲的声调(声调)  悲叹(神态)   秋 果      淡绿微黄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