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2 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教案1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2 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教案1第2页

  难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第二次世界大战,可以说改变了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使人类社会的生产力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虽然由于彼此间的扩军备战、争霸,使世界形势动荡不安,但由于势均力敌,避免了人类世界再次爆发战争,尤其是极具毁灭力的核战争;但是由于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的剧变,两极格局解体,世界格局开始向多极化发展。可以说,二战后,人类社会经历的几番动荡。可是,世界经济的发展如何?五六十年代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黄金时代,七八十年代是一些后起的国家的黄金时代,但全球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又是如何?这就是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的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展示板书:第24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内容组织】

  师:什么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哪位同学来解释一下!

  生:经济全球化趋势是指随着世界性经济交往的日益增多,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高新科技的推动下,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从总体上看,世界经济正在逐渐形成一个整体,这种现象被称为"经济全球化趋势"。其实质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是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师:除此之外,世界上很多学者对此还有不同的解释。经济全球化概念的提出起源于经合组织(OECD)前首席经济学家S·奥斯特雷,主要是指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流动,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的过程。(注:据称S·奥斯特雷在1990年首先采用全球化的概念,也有观点认为全球化的概念最早是在1985年由T·莱维提出的。)随着对全球化问题研究的深入,人们正在从不同的视角给出全球化的定义。以下是目前几种比较流行的定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给全球化下的定义是:"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德国基尔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教授卡尔·海因茨·巴奎认为:"当谈论经济意义上的全球化的时候,具体指的究竟是什么?在这里一开始就遇到困难,因为几乎没有一个人肯花力气对这个捉摸不透的时髦词汇作出界定,或者至少对它的意义作出合理的限定。......最贴切的概念理解是以贸易联系的密切程度为基准的。根据这种见解。世界出口率越高,跨越国界的贸易额在世界生产中所占比例越高,世界经济就越强烈地全球化。" 1995年出版的英国《科林斯商务词典》将国际化和全球化等同看待:"国际化或全球化是指公司通过出口向国外经济进行扩张,但尤其专指通过对外国的投资,建立生产部件的工厂、制造车间和销售子公司。"法国学者雅克·阿达则认为经济全球化就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对世界的支配和控制。在他看来,苏东集团解体以后,资本主义横行的主要障碍已经不复存在。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债务国在债务危机的压力下,正在按照国际金融机构的意志进行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而国际金融机构无论是从历史上看,还是从现实讲都充当着资本主义的"代言人",是推行全球资本主义的工具。从这种意义上说,经济全球化也就是资本主义肆虐全球的过程。但在我们看来,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十分广泛,技术全球化、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等都可以列入经济全球化的范畴。人们从不同的视角看待经济全球化给出的定义侧重点就不同,给出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经济全球化的定义殊为不易。一般意义上,资本、商品、服务、劳动以及信息超越市场和国界进行扩散的现象就被认为是经济全球化。

  师:那么,经济全球化趋势究竟为什么会形成?这和哪些因素有关?

  (展示板书:一、经济全球化趋势形成的原因 )

生:(讨论)经济全球化趋势形成的原因和条件。第一,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首先在西方发达国家促进了生产力的空前提高和生产社会化的迅速发展,客观上要求在经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