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新人教版语文《第15课: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新人教版语文《第15课: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第3页

  教师点拨:小说这样巧妙地安排情节,有力地突出了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反复无常的态度,完全着眼于金钱。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主题思想,给人以强烈的感受。

  

  第2课时

  一、人物赏析

  请同学们结合下面的问题,思考人物的个性特征。

  1.于勒是怎样的一个人?

  明确:于勒年轻时,是个浪荡子。他把自己所得的遗产花光了,又花了哥哥菲利普的一些钱,因而被视为"全家的恐怖"。终于,他被送到美洲。后来,据说他在那里做了生意赚了钱,并给菲利普夫妇去信说,打算发了财回法国来跟哥哥同住。于是,又被哥哥一家看作全家的"希望和福音",但于勒在美洲阔了一阵,重又潦倒,沦落成为一个穷光蛋,被法国船长带回来,在船上靠摆摊卖牡蛎过日子,他又重新被哥哥一家弃之门外。

  

  2.小说的结局是菲利普夫妇一家人躲开了日夜盼望的于勒,这是什么原因?

  明确:直接原因:于勒又沦落为穷人,而菲利普夫妇只认识钱。

  根本原因:金钱至上的社会观念。

  

  3.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称呼有哪些变化?(在课文中标注出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明确:称呼:好心的于勒--这个小子--这个贼--这个流氓。原因:外在原因是于勒的贫富变化,内在原因是人的自私贪婪、虚荣势利、冷酷无情。

  

  4.哪个人物在文中的位置和作用最重要呢?是"我"么?那么,文章的主人公是谁呢?

  明确:"我"仅仅充当了作者的代言人,虽然"我"从头到尾出现,整个故事是由"我"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思而构成的,但那只是为了使作品有一个更客观的叙述角度。作者把笔墨凝聚在"我"的一家去哲尔塞岛旅游在海轮上巧遇于勒这一事件上,集中表现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骤然变化,从而刻画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征,揭示全文主题思想,因此,本文的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

  

  二、写法探究

  1.这篇小说从一个孩子的眼光用第一人称写有什么好处?

  教师点拨:莫泊桑写人物,不在外貌的描绘上下功夫,而是深入到人物的内心。这内心世界的揭发,又绝不靠作者的申说,而是通过描写人物的言语、动作、神情等,让他们自己去自然地表露。

  Z§X§X§K]

  2.本文刻画人物性格的主要方法有哪些?试举例加以说明。

  明确:作者主要通过对人物的表情、动作、言谈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以菲利普为例,如作品写他发现卖牡蛎的老水手很像于勒时,他"突然好像不安起来","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这是遭到突如其来的打击时心中充满了恐惧的表现。当他从船长处证实老水手确实是于勒时,他"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可见这打击是何等沉重。当他回到妻子身旁时,"神色张皇",说话"结结巴巴",最后低声嘟囔着:"出大乱子了!"这表现出他内心的极度恐慌,仿佛大难即将临头,慌乱到了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