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岳麓版必修二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 教案
2017-2018学年岳麓版必修二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 教案第3页

一、 决策篇:十一届三中全会 -- 历史的转折

1、什么是经济体制改革

  大屏幕显示概念:经济体制改革: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多方面的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法、活动方式和思想方法。

  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点评:这一部分主要解决改革是什么,是下一步为什么改的前提。大屏幕显示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从概念入手,要求学生理解概念,总结改革的前提、目的和实质,这样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设置台阶,即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同时注意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解决问题水到渠成)

  教师:我们明白了什么是经济体制改革,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当时中国需要一场经济体制改革吗?老师这里有几段材料,同学们分析一下:(多媒体显示如下材料)

  2、经济体制改革前中国居民的生活状况

  材料一:中国城镇居民的生活状况

  在70年代,工资很低,每月的工资只有28元,省吃俭用,什么都不舍得买。

--外婆的口述

  材料二:中国农村村民的生活状况

  在那个年代,我和你父亲每天都要到生产队里去上工,一天下来,你父亲能挣到一角三分钱,我能挣一角一分钱,一年下来每人还分不到50元钱。

                  --我母亲的口述

  材料三:

豆腐粉条票 布票 人们抢购

教师: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当时我国农村和城镇居民生活状况如何?

学生回答: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低,生活困难,材料二反映出农民收入更低,生活更差,到1978年仍有2.5亿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