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3 1.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教案
人教版必修3  1.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教案第2页

 2.遥感的关键装置--传感器

⑴作用:传感器在航空或航天器上接受地面物体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信息,并以图像胶片或数据磁带记录下来,传送到地面接收站。

⑵工作原理:地面物体的种类、性质、环境条件的不同,其反射和辐射的电磁波也各不相同。

3.遥感技术的主要环节和功能

感 主要环节 目标物 传感器 遥感地面系统 成果 功能 接受物体和环境的电磁波辐射 收集、传输信息 接收信息,处理、分析信息 专业图件或统计数字   4、特点(优点):

  ①精度高、质量高、效率高,且节省人力、财力。

(讲解)在区域地理研究中,遥感已成为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传统的工作方法经常是从点、线实地观测入手,逐渐过渡到面上的分析研究。运用遥感技术,则可以首先从面上的区域分析研究入手,然后有重点地选择若干点、线进行野外验证和检查。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质量,而且节省人力、财力,提高效率。

  ②遥感信息作为重要的信息源,为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从定性到定量、从静态到动态、从过程到模式的转化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讲解)区域地理环境研究的前提是获取地理信息。例如,将多次或逐月、逐年的遥感影像图叠加,就可反映城市的扩张、海岸的侵蚀、湖泊的消长,等等。

  5、应用范围: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领域。

(讲解)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遥感广泛应用于资源凋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领域。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很广。

(阅读)请同学们阅读P7"1998年夏秋,我国长江流域发生了罕见的大洪水......"及P7图1.5"1998年7月27-31日洞庭湖及荆江地区飞机遥感图像"、图1.6"1998年8月28日洞庭湖及荆江地区卫星遥感图像"。

(讲解)课本图1.5(左图)是飞机遥感影像,在阴雨天气的情况下,通过微波遥感,透过层层云雨阴隔而得到的图像,地物仍具很高的分辨率,经过计算机处理后,课本图1.5(左图)更是清楚地显示了洪水的淹没情况。课本图1.6(左图)是卫星遥感影像,同样经过计算机处理后,课本图1.6(右图)能清楚地显示当时该地区淹没地区的分布。通过不同时间,不同遥感平台得到的影像,再经过计算机处理技术,我们就能快捷、准确地统计出洪水的淹没情况。1998年夏秋,长江流域发生了罕见的大洪水,中科院遥感所等科研部门,利用飞机遥感监测和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对洞庭湖及荆江地区洪灾情况进行监测,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了较全面的资料,给抗洪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夺取抗洪斗争立了大功。

(承转)除了以上介绍的洪水监测外,还广泛应用于农业、地质、海洋研究、环境监测、森林火灾等许多方面。而且我国的遥感技术也已经在世界上具领先地位。

(阅读)P8"阅读:遥感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讲解)遥感在农业方面的应用:1.遥感在农业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上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病虫害和农业生态环境调查及监测,以及农作物长势监测和估产等方面。2.遥感在土地资源与土壤调查中应用广泛。3.作物估产是体现遥感在农业方面综合应用的最好例证。

(练习)请同学们完成P8"思考:1.从监测的范围、速度,人力和财力的投入等方面看,遥感具有哪些特点?(范围更广、速度更快、需要人力更少、财力投入少。)2.有人说:遥感是人的视力的延伸。你同意这种看法吗?(同意。可以从遥感的定义分析。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看"的过程就是在遥感,眼睛相当于传感器。详见《导学》P10"拓展延伸")"

【板书】三、全球定位系统(GPS)

1.概念: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称为全球定位系统,简称G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