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2 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2 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教案第2页

  (1)识记: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实业救国;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民族工业发展显著,抗日战争时期遭受沉重打击,《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官僚资本的垄断;通货膨胀。

  (2)理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及其影响;辛亥革命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及其短暂的原因;1927年~1936年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和地位,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三大政治障碍。

  (3)使学生认识到:帝国主义的侵略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最根本的因素;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因。

  难点: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和民族工业的历史地位。

教学过程及要点

  导入新课:

  提问: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什么时候?为什么会产生?

  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原因:(1)列强入侵逐步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

  (2)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3)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

  (4)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办厂。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后工艺从落后到先进,资本从薄弱到增强(结合课本一组民族火柴业留下的商标--火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夹缝中脱颖而出,顽强成长,由此导入新课。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原因:

  (1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

  (2 )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2.时间:19世纪末(即甲午中日战争后)。

  3.特点:(1)商办企业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

  (2)兴办的近代企业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3)以轻工业为主,其中棉纺织业发展最为迅速;

  (4)受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和束缚,民族工业发展仍然十分艰难

  4.影响: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主要表现为:

  (1)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旨在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

  (2)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旨在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辛亥革命,使中国的近代化由器物层面开始提升到制度层面。

  二、短暂的春天:

  1.原因:

  (1)辛亥革命的推动:

  (2)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3)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4)"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备课资料】"实业救国"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