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2学案:第一单元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2学案:第一单元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Word版含解析第5页

  率,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总目标。

  3.改变农业环境:重视农田灌溉,改善土壤环境,使农业收成不再完全取决于天气。

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   [材料一]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矣!

--晁错《论贵粟疏》

   (1)根据材料一,探索影响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稳定性的因素。

  [教你读史]

  分析关键词"亡日休息""水旱之灾""急征暴虐""取倍称之息"反映出农民的现状。

  [提示] 赋税沉重;自然灾害;生活负担重;高利贷盘剥。

  [材料二]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线麻葛捆布,此其分事也。

  --《墨子》

  (2)材料二反映了小农经济的什么特点?

  [教你读史]

  注意材料中的"农夫......耕稼""妇人......纺绩",据此归纳小农经济的特点。

  [提示] 反映小农经济的突出特征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

  (1)分散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2)封闭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交换少。

  (3)落后性:注重精耕细作,但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容易催生满足的社会心态和民族性格。

  (4)脆弱性:由于天灾人祸的影响,小农很容易破产。

  

  

  

  一、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从经济结构的角度看:我国古代农业经济以种植业为主,以家庭饲养业为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