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4.2质量的测量》教案教学设计
免费下载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4.2质量的测量》教案教学设计第2页

(3)棒棒糖由糖这种物质构成

(4)饼干(物体)由小麦粉和牛奶、食盐、糖等物质组成

师生讨论归纳得出: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

现在谁能说出什么叫质量

比较分析归纳得出:科学上用"质量"名称来表示物体里所含物质的多少。一杯水比一桶水含有的物质少我们说一杯水质量比一桶水的质量小。一把糖比一颗糖所含的物质多,我们说一把糖比一颗糖质量大。纠正日常生活中常说的"重量"应是指"质量"

建立概念 在实物分析、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说出质量的概念,师生共同得出:我们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展示实物、提出问题 教师要求学生再次拿出事先准备的包装袋,观察读出"净含量xxg",并回答净含量表示的含义是什么?(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质量单位的教学)

2.质量的单位

教师引导 学生列举熟悉的质量单位。在此基础上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吨 千克 克 毫克 斤 两 (学生代表发言回答,补充纠正)

教师讲解 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Kg, 常用的单位还有克(g)、毫克(mg)和吨(t)

板书: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

说明:斤、两也是质量的单位,它在我国民间使用,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

提问:最初的一千克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最初的质量单位:规定4℃时1000立方厘米的蒸馏水质量为质量的单位,称为"千克"。

学生阅读课本 P17图1-41,了解国际千克原器及千克单位是怎样规定的。

引导估测 常见物体的质量(让学生估测,体会千克、克的大小)

学生活动:比一比,谁的估测能力最好?学生对身边的物体进行掂量估测,并把结果记录下来。最后师生一起交流评价。

如: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克, 一张邮票的质量约为

一本科学书的质量一个中学生身体的质量约为 千克,

3.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讨论 1、物体发生了什么改变?质量有没有改变?

一个苹果从台州拿到遂昌

一条铁丝被卷起来

一块冰温度升高,直至融化成水

2、演示课件:王亚平太空测量质量。

提出问题 物体所处的外界条件改变时(物体的温度、形状、状态、位置),质量会变化吗?

  学生讨论回答上述问题,教师给予肯定或否定。

结论: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

深化知识 教师进一步提问:为何物体在上述情况下质量没有改变?通过学生回答,再次巩固质量的概念,并了解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设疑:何种情况下物体的质量会发生变化?(轮胎磨损、铁块生锈等),通过设疑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完成了知识的迁移。

二.质量的称量

教师提出:想知道谁的估计本领最高吗?你有什么办法?

请学生想一下,日常生活中都有那些测量质量的工具?

你们平时见过或用过哪些测量质量的工具?并说出这些工具的适用场所?

交流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注意肯定或纠正,并通过多媒体简单介绍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