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岳麓版选修2 第四单元 第12课 宪章运动 学案
2019-2020学年岳麓版选修2 第四单元 第12课 宪章运动 学案第2页

  一、背景

  根本原因:工业革命的展开和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和发展。

  阶级因素:西欧各国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并深受压迫。

  (1)1831年和1834年法国爆发两次里昂工人起义。

  (2)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直接原因:1832年英国议会选举改革,工人阶级被排斥于议会之外。

  [思维拓展] 欧洲早期工人运动的特点

  (1)自发性;(2)暴力行动、武装起义;(3)以政治斗争为主;(4)斗争都遭到失败。

  二、内容:"人民宪章"

  提出:1837年,伦敦工人协会的工人领袖与一些激进派议员共同草拟。

  要求

  (1)凡年满21岁、身体健康而未被处过徒刑的男子,都有选举权。

  (2)无记名秘密投票。

  (3)议会议员不应有财产资格或其他任何限制。

  (4)议员应领取薪金。

  (5)按照各地区选民的人数平均分配选举区。

  (6)议会每年改选一次。

  [特别提醒] 人民宪章要求的民主权利得以陆续实现,反映了宪章运动对英国社会政治制度的民主改造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但英国政府的根本目的在于缓和社会矛盾。

  三、过程:三次请愿运动

  第一次:1839年,宪章派向议会递交请愿书,但遭下院否决及政府镇压。

  第二次:1842年,第二次递交请愿书,提出了社会经济要求,再次遭拒绝和镇压。

  第三次:1848年,第三次请愿,因领导人动摇而夭折。

  [特别提醒] 宪章运动的教训: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一定要彻底。在斗争中要团结一致,要进行周密的组织协调。面对凶残的统治阶级,要把合法斗争与暴力斗争结合起来。国际无产阶级有联合的必要。

  四、影响

  工人独立地提出了选举权要求,展示了惊天动地的力量。

  推动了英国社会政治制度的民主改造。

  推动了欧洲各国的工人运动,壮大了无产阶级力量。

  

  要点一 正确认识英国宪章运动的性质

  英国宪章运动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工人争取普选权的运动,其纲领是"人民宪章"。当时,英国实行代议制民主,但国会议员大都由贵族和资产阶级充任,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由于没有选举权而不可能选举本阶层的议员代表。

"人民宪章"的内容反映了工人阶级获得普选权的要求,以及反对选举权有财产资格限制的主张。从中看不到一点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影子。因此,宪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