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二: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学案)
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二: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学案)第2页

  一、工业革命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喧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及电影和电视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的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材料二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广大亚非拉国家经济的 不发达状况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发达状况"并非两个孤立而无 联系的对象",两者是"相互联系"的。

  (1)材料描述的我们这一世界处于哪一次工业革命阶段?

  (2)材料中提及的电车和汽车,其出现的先决发明是什么?

  (3)材料中提及的"经济统治"和"分享",意味着世界连成一体,那么世界是通过哪些条件连成一体的?

  (4)结合史实说明, 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工业革命两个时期,这种联系是怎样体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世界市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现代世界的南北分裂、贫富悬殊,其历史根源可追溯到大约公元1500年之后的几个世纪。在这几个世纪,西方探险家和资产阶级奔走于世界各地,把相互隔绝的区域紧密联系在一起,逐渐形成了一个世界性的市场。世界市场的形成,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为获取资源与市场,工业文明的先导国家以枪炮打开了地球上一切民族和国家的大门,迫使一切后进民族走向工业化之路。

  材料二: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联结在一起。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使欧洲到印度的航路缩短了4 000英里。1914年竣工的巴拿马运河则使旧金山到利物浦的航程近了5 666英里。轮船的不断更新使航速大大提高,欧美航程从42天缩短为5天,从伦敦到加尔各答由3个月减为18天。此外跨洲铁路的修建,加强了洲际联系。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报的普及,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概述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2)材料一中"世界市场的形成,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你同意其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3)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促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主要科技进步成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4)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

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 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2.(2018•江苏高考•16)近代的机器与其说是需要的结果,不如说是被迫无奈时有意的发明产物。因为棉布紧俏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这表明,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革新(  )

A.源于人们生活中的无意发现 B.着力解决生产中的迫切问题

C.推动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 D.体现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

3.

(2018•天津高考•4)1830年,剑桥大学数学教授查尔斯•巴利奇出版《论英国科学的衰退》一书,分析了欧洲各国的科学状况,指出英国的业余科研传统正在使英国丧失曾经拥有的优势。他呼吁英国人必须将科学作为一项事业来加以关注,科学家应受到良好的培养和教育,并成为一种职业。这反映出(  )

A.欧洲其他国家科学水平超越英国 B.英国丧失原有优势地位

C.英国科学家普遍缺乏培养和教育 D.工业革命的不断扩展

4.(2018•海南高考•19)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大众休闲文化在欧美出现,戏院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喜剧和音乐剧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足球等大型体育赛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反映出当时欧美(  )

A.城市化进展显著

B.贫富差距逐渐消除

C.工业化开始启动

D.工人福利得到保障

课后案--应用拓展·能力提升

1.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