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版物理新同步课堂必修1人教版:第三章 相互作用 3 摩擦力
2018-2019版物理新同步课堂必修1人教版:第三章 相互作用 3 摩擦力第3页

 静摩擦力   1.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1)接触面是粗糙的.

  (2)两物体相对静止但存在相对运动趋势.

  (3)两物体在接触面上有正压力(弹力).

  2.四种方法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

  (1)条件判断法:接触面之间有压力、粗糙且有相对运动趋势.

  (2)假设法:假设两物体间无静摩擦力,看物体是否相对滑动,判断思路如下:

    

  (3)力的作用效果判断法:如果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摩擦力,则必有相应的作用效果:平衡其他作用力或改变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可据此确定有无静摩擦力.

  (4)相互作用判断法:利用力的相互作用性,若甲对乙有静摩擦力,则乙对甲也有静摩擦力,据此可以判断物体是否受静摩擦力.

  3.静摩擦力的方向

  (1)在接触面上,与接触面相切,且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2)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

  4.静摩擦力的大小

  (1)大小的范围:0

  (2)计算: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匀速运动或静止)时,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求解.

  (3)最大静摩擦力Fmax=μ0FN.(μ0为静摩擦因数,最大静摩擦力Fmax略大于滑动摩擦力,一般情况下,为分析问题方便,可认为二者相等)

 如图3­3­1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中,O1是主动轮,O2是从动轮,A、B分别是皮带上与两轮接触的点,C、D分别是两轮边缘与皮带接触的点(为清楚起见,图中将两轮与皮带画得略微分开,而实际上皮带与两轮是紧密接触的).当O2顺时针起动时,若皮带与两轮不打滑,则A、B、C、D各点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分别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