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原创《2.4组成物质的元素》教学设计教案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原创《2.4组成物质的元素》教学设计教案第2页

理解元素含义需注意的事项:

1. 元素是描述物质组成的宏观概念,讲种类,不讲个数。(可以说氢元素,氧元素,但不能说2个氢元素或2个氧原子)

2. 同种元素质子数一定相同;不同种元素质子数一定不相同。

3. 研究元素必须在原子的基础上。如:Ne有10个质子,H2O也有10个质子但不是氖元素,因为H2O为分子,不属于原子的范围。

 提问: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微粒的总称。(对或错)

4. 关于"一类原子"碳原子有C-12,C-13,C-14之分,这三种碳原子它们的质子数都为6,只是中子数不同。

一. 元素的种类及分布:

[板书]: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质量分数)排在前五位的是:O,Si,Al,Fe,Ca(在此过程中,教师故意将O写成O2问学生书写得对不对,;强调是质量分数,不是体积分数)

三.元素的分类:

元素分为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讲解从偏旁来判断)

四.元素符号:

1.概念:国际上用统一的字母来表示各种元素。

2.正确书写元素符号:一个字母用大写;两个字母第一个大写第二个小写。

五.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