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3: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学案)
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3: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学案)第5页



思考 史料反映了什么?党和国家为此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案 史料反映了国家对偏远贫困地区教育的关心和扶持。措施:国家实施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加大对这些地区的教育投资力度;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希望工程",动员全社会援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

4.现代中国教育

史料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状况

年代 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 高等教育 学校数 在校生数 学校数 在校生数 学校数 在校生数 1949年 34万所 2 400万 5 219所 127万 205所 11.7万 2001年 49.13万所 1.25亿 10.09万所 9 115.31万 1 911所 1 175.05万 注:注意从纵向和横向分析表格,尤其要注意其中数据的变化。

思考 从所给的史料看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状况,反映了哪些教育现象?这种教育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中等教育迅速发展,国家重视基础教育,三级教育全面发展。原因: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确定;"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教育立法确保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改革教育投资,社会力量办学迅速发展。,[史论形成] 对"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理解

(1)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和产生新科学技术的工具,也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离不开教育。

(2)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21世纪的挑战是人才的挑战,也是一场教育的挑战,必须发展教育以适应知识经济的时代。

(3)教育发展会促进经济发展,反过来又依赖于经济发展这一物质基础,只有始终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采取正确的发展教育的战略,重视教育,教育才能得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