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粤教版必修1 《诗经》两首 学案
2019-2020学年粤教版必修1 《诗经》两首 学案第3页

D."风"指十五国风,大多为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是西周王畿地区的正声雅乐;"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是统治阶级宗庙祭祀的乐歌。

思路解析:A项的"它和乐、射、御、书、数一起被称为'六艺'"错。对于"六艺"有两种说法,一为《诗》《书》《礼》《易》《乐》《春秋》,一为"礼、乐、射、御、书、数"。

答案:A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6~7题。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6.从所选的内容中,可以看出女主人公的思想性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思路解析:节选部分第二章写到"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而最后一章则写到"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由此可以分析女主人公的态度转变。

参考答案:从忍辱负重转变为刚强决绝。

7.诗歌最后一章中画线的两句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暗含了什么意思?

思路解析:这是《诗经》中常用的"比"的表现手法,抓住"有岸""有泮"分析即可。

参考答案:运用了比的手法。一方面说自己的愁思;另一方面也表明自己的态度,对男子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9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