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古诗歌鉴赏、文史知识点梳理
2010年高考古诗歌鉴赏、文史知识点梳理第5页

  (特别注意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与诗人身世之间相似点,相似点常见于学过的课本。)

  2..咏物诗--托物言志,咏物 "不即不离",状物"似与不似"--由形写神,物我一境--所写似物非物,意在写人--写时曲尽"物"之妙处而寄情其中。

  思路:物--情 物--理。

  --要抓住诗歌中所表现的"物"的主要特征(某一与诗人情感相吻合的特征)--揣摩诗中的比喻意和象征意。

  ①托物言志--表达诗人志向情感 。

  ②借物喻人--赞美或批判社会上某类人。

  ③借物喻理--.劝世道德箴言

  (物之特征具多面性,诗人写时"只取一瓢饮";诗人性格、经历各异,故同咏一物,诗歌主题可能有差异。但因文化积淀,不同诗人对同一"物"的吟咏,所抒之情感也可能相同,注意诗歌具体的意境)

  如王勃《咏风》"肃肃凉景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来去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借"风"而起兴,结句表达自己要成就一番事业要在诗坛上引领风骚的志向。

  【物象象征意义举例】

  松--傲霜斗雪,刚毅坚强,不畏艰难,高洁,正直、坚贞,不谄媚权贵。具有高风亮节。

  梅--坚强,,高洁、超逸、傲岸,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也有以梅自喻,写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陆游《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或表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竹--虚心劲节,不随流俗、不畏风霜、刚直不阿、宁折不弯、孤高刚劲。

  菊--卓尔不群,坚强、、坚贞、高洁、宁死不变节(如宋人郑思肖《寒菊》的"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或隐者形象。

  兰花---朴实与纯真,不事雕琢,有卓尔不群、宁静之美。具有美女似的纯洁,君子似的风范,勇士似的气概。也喻坚定不移的气节和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