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三上第三单元《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三上第三单元《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第2页

  

  活动二:量一量--测量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并对照自己的估计完成表格。

  (同桌两人可以合作完成,互相提醒操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问题: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数时,怎么办?

  学情预测:学生会用自己的方式表示不是整厘米数的长度结果,对于学生的合理答案要及时肯定。

  小结:数学课本的长、宽、厚都不是整厘米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小物体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数,为了比较准确的测量它,就要用到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用字母表示记作:mm。

  (2)认识1毫米以及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问:尺子上的1小格就是1毫米,毫米用字母mm表示。你能在尺子上找到1毫米吗?请你找一找。

  问:1厘米中间有几个小格,你有什么发现?

  1厘米=10毫米

  练一练: 3厘米=( )毫米 70毫米=( )厘米

  (3)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①观察1毫米的长度。

  观察尺子上1毫米的长度,并用手的食指和大拇指比划出来,在小组内交流。

  ②测量1角或5分硬币(或公交卡、身份证等)的厚度。

  让学生先测出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然后组织学生用食指和拇指夹住硬币,再慢慢抽出硬币,把硬币的厚度和手指间的空隙进行比较。

  ③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生活中接近1毫米的物体。

  ④读一读这些话,说说你的感受。

  人的手指甲约10天长1毫米,脚趾甲约20天长1毫米。

1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