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作文技巧:演讲稿写作
高考语文作文技巧:演讲稿写作第2页

  材料看似简单短小,但其中包容了深刻的哲理。分析材料时,可以抓住材料中的一个核心字眼"满",从这个字可以派生出"杯子是否满了""怎样才算满""用什么方法可以让杯子真正地满"等问题来。如果从老师的角度看,他的教学方法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得出正确答案,因此,从把观察和思考的权利下放给学生的角度说,也可写"本体教育"的话题;从学生群体的角度看,他们观察仔细,能积极思考,不断探索,也可写"观察与思考"的话题。

  这道作文题宜写成议论文,紧扣材料就其中某一个话题作深刻的阐释。也可写记叙文,通过对人物的描写或者事件的记叙来演绎与材料有关的话题。话题并不新,但要让作文出彩,就要注意材料的新与结构形式的新。

  高考作文《等级记分标准》特别说明:基础等级评分,"表达"以"语言"、"文体"为重点;发展等级评分,以"有文采"、"有创意"为重点。试题中要求文体自选,这就给学生提供施展特长的空间。如果考生擅长写议论文,建议你不妨选择演讲稿这一文体,它可以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因为:

  第一,演讲可以跨越陌生,对接心灵,实现真诚沟通。它来不得虚假,或列举材料,或阐明看法,或抒情描写,都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胸襟坦露、真心倾吐、生命的交流,是不存杂念的。这份开放的敞开的真诚,阅卷老师怎能不喜欢?

  第二,演讲稿容易营造一种面对面的力陈观点、慷慨倾诉的氛围。它可以尽情地用书面语言去感染人,说服人,甚或教育人,这一点很合乎"感情真挚"的高考评分标准。

  第三,演讲稿的形式自由、活泼、不呆板。它既可以发挥议论文观点鲜明,论据确凿的优势,又可摒弃传统议论文"千文一面",形式呆板,缺乏感染力的不足。

  第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学会演讲,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分、生动,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力求有个性和风度。"

  [范文引路]

  超越极限

  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可见,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就必须敢于超越极限。

  海伦•凯勒被马克•吐温誉为19世纪最伟大的两个人之一。她儿时因患一场大病丧失了视觉和听觉,但她并没有向命运低头,挑战了生命的极限,学会了英语、德语、希腊语、拉丁语等多种语言,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哈佛大学。她用亲身的经历告诉我们要敢于超越人生的艰难险阻,披荆斩棘地闯出一条自己的路来。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愈是艰难的绝境,愈能促进人发挥潜力,超越看似不可征服的极限。红军的长征,在当今世界被誉为奇迹,在漫漫的二万五千里路途中,红军战士忍受着"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孤独,挑战了忠孝的极限;爬雪山,过草地,饥寒交加,为了灾难深重的民族的解放,红军战士们挑战了生理的极限。正是有了许许多多像红军长征精神一样的超越,我们才有了不断的攀登与进步。

刚刚过去的汶川大地震又给了我们许多对于人生极限的思考。温总理说的最让人难忘的一句话:"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决不放弃。"武警官兵们不顾自己的安危,在随时可能到来的余震中奋力救人,表现出对使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医务工作者不分昼夜抢救灾民,给"救死扶伤"一个最大限度的诠释;我们平常总说母爱是伟大的,地震中那个用自己的身体保护孩子的母亲用行动再次诠释了什么是母爱的大境界,突破了爱的极限;在超过72小时生命存活极限之后,仍有许多的灾民被救活,这不仅是生命的奇迹,更是对生死极限的顽强跨越。试想,人类连生死极限都能跨越,还有什么我们不能超越的"极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