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 二下第二单元表内除法教案
人教版(新) 二下第二单元表内除法教案第4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几份"的实际问题,并会写单位名称。

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用除法去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题意和数量关系,并能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主题图。

教学过程 二次调整 一、复习。

1、口算。

30÷5= 12÷4= 10÷2=

15÷3= 6÷6= 25÷5=

2、分一分,填一填。

 12块饼干,每人分6块,平均分给()人

 12块饼干,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块

二、教学新知

  1.出示例3。

  (1)15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每个纸盒放几只?

  A从题中你们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B想一想:怎样解答呢?

  C怎样列式计算呢?

  15÷3=5(只)想:三(五)十五。

  (2)15只蚕宝宝,每个纸盒里放5只,要用几个纸盒?

  A从题中你们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B想一想:怎样解答呢?

  C怎样列式计算呢?

  15÷5=3(个)想:(三)五十五

  比较上面两题,你能发现什么不同

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

  学生思考,分组讨论。

  汇报交流:

  不同的地方:一个条件不同,问题不同,结果不同。

  相同的地方:说的事件相同,计算方法相同,有一个条件相同,所用的口诀相同。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五第1题。

  学生读题,集体交流,说一说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然后独立练习。

  最后将两道小题进行对比,说说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练习五第2题。

  学生说出自己的解题方法。

  四、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布置

  预习练习五。

板书设计:

运用除法解决问题

  15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每个纸盒放几只?

   15÷3=5(只)

15只蚕宝宝,每个纸盒里放5只,要用几个纸盒?

15÷5=3(个)

让学生明白求每个纸盒放几只,就是求

每份是几,用除法计算。

让学生明白求要用几个纸盒,就是求15里面有几个5,用除法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