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政治必修一讲义:第3单元 第7课 第1框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人教版政治必修一讲义:第3单元 第7课 第1框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Word版含答案第3页

  (  )

  提示:错误。不能将分配原则等同于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1)范围: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范围内。

  (2)对象:个人消费品。

  (3)尺度: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判一判] 按劳分配的前提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因此公有制范围内的分配方式都是按劳分配。(  )

  提示:错误。在公有制基础上进行的分配不一定是按劳分配。如公有制经济条件下,劳动者的福利性分配和社会保障收入就不属于按劳分配。

  3.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1)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

  (2)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3)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4.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

  (1)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2)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5.按劳分配的地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涵: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2.生产要素的种类:包括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

  [判一判] 非劳动收入一定是剥削收入。(  )

提示:错误。非劳动收入是相对于劳动收入而言的。目前,在我国的非劳动收入中有的是剥削收入,例如在私营经济中的非劳动收入就是剥削收入。但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