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二: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学案)
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二: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学案)第3页

 A.农业的发展,粮食产量的增加 B.理学的形成,满足市民的欲望

C.坊市制突破,城市经济的繁荣 D.对外交流频繁,受西方的影响

2.明代李鼎在《李长卿集》中记载"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这表明(  )

A.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繁荣 B.古代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C.资本主义萌芽现象出现 D.商品长途贩运贸易发达

3.有学者研究(宋本)《清明上河图》发现,图中汴京城墙上下没有一个守卫,也没有任何城防工事,整座城市沉浸在浓厚的商贸气氛中。这些细节传递出的信息(  )

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国防意识日趋淡漠

C.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D.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4.古代中国社会"凡民曰四,一曰士,二曰农,三曰工,四曰商"。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这说明(  )

A.礼教束缚解除,传统观念转变 B.启蒙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C.商品经济发展,等级观念淡化 D.商人地位提高,传统社会结构解体

5.宋代大城市设有金银铺和兑房专门买卖金银和兑换货币,都城出现了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反映(  )

A.开始出现商业服务机构 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

C.官府鼓励经商 D.城市商业功能增强

6.唐宋之际,城市商业、手工业者职业分工更加细化,从事服务业、娱乐业的社会群体逐渐扩大,游手、闲汉、乞丐等无业人员活动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这表明当时的城市(  )

A.经济功能明显增强 B.坊市制度已被打破

C.居民贫富分化加剧 D.人口增多规模扩大

7.据学者研究,中国在唐宋两朝,大城市人口占到总人口比例的20%以上。而到1820年的晚清,却只有6.9%。影响这一变化的重要因素是(  )

  A.市镇经济的发展 B.封建经济日益衰落

  C.商业环境的恶化 D.政府实行专卖制度

8.商周"工商食官",春秋战国自由商人崛起,秦汉国内外贸易的发展,隋唐柜坊与飞钱的出现,宋元坊市界限的打破与营业时间限制的突破、纸币的产生,明清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商业(  )

A.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B.发展过程极为艰难

C.发展阶段特征明显 D.抑商政策制约发展

9.汉武帝时实行"盐铁官营",设置专门机构垄断食盐经营。清政府采取"引岸制"的食盐运销体制,赋予一些商人食盐营销的垄断权,国家只对盐商进行管理和征税。这一变化表明(  )

A.政府放弃盐业专卖制度 B.民营商业遭到政府打击

C.抑商政策执行有所松动 D.富商大贾势力受到抑制

10.历史学家钱乘旦说:"中国古代的城市与商业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这说明中国古代城市(  )

A.商业发展无障碍 B.商人地位高

C.主要具有商业功能 D.主要具有政治功能

11.有人形容中国古代商业就像一个带着枷锁、脚镣并被捆绑起来的舞者,她的每一个舞步都带着沉重的牵累,她的每一个旋转都受着束缚的疼痛。这主要是因为(  )

A.古代中国交通不发达 B.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落后 D.古代中国不对外开放

12.《汉书》中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

①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②商品经济的发展客观上促进了商人地位的提高 

③农民的政治地位处在社会最底层 ④商人受歧视压制的现象开始转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学者吴慧指出:"重农抑商,重农是目的,抑商是手段。这一政策的实质是抑商人而存商业,退私商而进官商。"下列各项中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A."重农"有效提高了农民阶级的社会地位

B."抑商"成功地抑制了古代工商业的发展

C.重农抑商强化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控制

D.重农抑商成为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

14.孙立群在《怎样走好人生路》中谈道:"在一个重农抑商的社会,商人社会地位低下,经商只富不贵,从政才能既富又贵。"下列言论中均体现重农抑商思想的是(  )

  ①"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②"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

  ③"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④"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5.古代米商做生意时,除了要将斗装满外,还要再多舀上一些,让斗里的米冒着尖儿,这被称为"无尖不商",后来慢慢变成了"无奸不商"。该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B.经世致用思想形成,商业理念以钱至上

  C.重农抑商政策提出,商人地位相对低下

  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生产关系局部调整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代)长安市有九,各方二百六十六步,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凡四里为一市。

  --《三辅黄图》

  (王莽)遂于长安及五都......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市长皆为五均司市师。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开放强大的文化活力,蓬勃的贸易经济,突破了宋以前京师关于夜市的禁令......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坊市制度的崩溃,商业街取代商业区的市,御街两旁"许市人买卖其间",这些都是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酒楼、茶坊适应商业大潮,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材料三 明中叶以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繁荣......东南沿海的广州、漳州、福州、宁波等地,既是对外贸易的港口,又是商业都会......最繁荣的江南地区形成了五大手工业区域,即松江的棉纺织业、苏杭的丝织业、芜湖的浆染业、铅山的造纸业和景德镇的制瓷业......隆庆万历年间,苏州"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述汉代商业发展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