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部编本八年级上册历史公开课《戊戌变法》教学设计教案
免费下载部编本八年级上册历史公开课《戊戌变法》教学设计教案第2页

  3.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中国如不变法,将会因守旧而灭亡。

  二、百日维新

  1.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上书光绪帝,呼吁变法救国。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决心变法。1898年6月,清政府颁布诏书,宣布实行变法。随后,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主要内容有: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

  2.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他们阻挠和破坏变法法令的贯彻。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谭嗣同等六人被捕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因此又被称为"百日维新"。

  3.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探究一】为什么说戊戌变法是失败的?

  维新变法终究还是为了维持封建统治者的利益,不能从根本上拯救中国,而且没有认识到武装力量的重要,也不适合中国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失败是历史的必然。而且维新变法的领导者没有团结广大人民群众,没有认识到问题的本质,而且即使没有袁世凯的告密变法也不会成功,因为当时的变法领导者依靠的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并且当时中国的经济状况根本不能执行变法,再加上当时的殖民者也干涉这次变法,导致最后变法的失败,所以说这场变法是"一次失败了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变法虽然失败,但其进步性、积极作用不可抹煞。

  结论:戊戌变法是一次失败了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探究二】戊戌变法与戊戌政变的区别。

  (1)戊戌变法:是指以康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具有爱国、进步的意义,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2)戊戌政变:是对戊戌变法的残酷镇压,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发动的大肆捕杀维新派,废除变法诏令的流血事件(政变),是反动的,具有阻挠和破坏性作用,它的发动,标志着戊戌变法的失败。

  结论:戊戌变法与戊戌政变有着本质的区别。

  【探究三】戊戌变法的性质。

  它是一次政治改革运动,也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思想解放运动。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维新派希望通过变法使中国走向强大,从而摆脱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同时也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在经济上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更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潮流的解放。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政治改革第一次积极有益的尝试,是中国人民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一个驿站,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虽然历时短暂,却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经验和教训,深入分析其失败原因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事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结论:戊戌变法是一次政治改革运动,也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思想解放运动。

  总结归纳 提升能力

  戊戌变法康有为与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揭开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百日维新时间: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

  内容及结果

意义: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