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民版必修2 专题二 第3课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学案
2019-2020学年人民版必修2 专题二  第3课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学案第2页

  三次发展机遇--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辛亥革命的推动、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国民党统治前期,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三大障碍--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官僚资本主义。

  二、在斗争中求发展

  1.背景:随着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逐渐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社会政治力量。

  2.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s\up4(01(01)官僚资本主义。

  3.目的:为了\s\up4(02(02)民族资产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利益。

  4.表现

  (1)1928年\s\up4(03(03)济南惨案后;全国反日会通过了拒绝买卖日货、拒绝使用日钞、拒绝搭乘日轮的决议。

  (2)九一八事变后:上海银行、钱业两公会致电南京国民政府,要求团结御侮。

  (3)一·二八事变爆发后:民族资产阶级积极捐款捐物,支持\s\up4(04(04)十九路军抗战。

  (4)长城抗战爆发后:各地工商界人士开展捐款购机运动。

  5.特点

  (1)革命性: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影响其发展和生存。

  (2)妥协性: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对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存在着一定的\s\up4(05(05)依赖关系。

  6.结论

  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特别提醒

(1)民族独立和中国近代化是近代中国的两大革命任务,二者的关系不能颠倒,因为没有民族独立就不可能有国家富强,而国家不富强,民族独立也就没有保障。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不实现民族独立和推翻封建统治,近代化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