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二 1.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二 1.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教案第2页

  ②人为割裂农、工、商之间的关系,不利于工商业发展,农业发展也受到限制。

  ③过多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破坏了经济自身的发展规律,限制了社会经济的平衡发展,导致经济结构过分单一。

  ④为扩大耕地面积,人为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导致了环境恶化。

  ⑤抑商使商业资本流向土地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

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1.明朝的"海禁"

  (1)原因:统治者担心流亡海上的敌时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的统治。

  (2)表现:明太祖下令实行"海禁",规定: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2.清朝的"闭关锁国"

  (1)含义:明清时期实行的一种经济和外交政策,它严格限制对外交通、对外贸易和对外交往。

  (2)原因:①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担心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②受统治者盲目自大的观念,认为天朝大国物产丰盈,无所不有,无需与外国进行贸易;③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扩张,侵扰我国东南沿海;④根本原因是由自然经济的封闭性所决定的。

  (3)表现: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不许片板下海,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正常的海外贸易陷于停顿。

  (4)后果:虽然在一定时期上阻止了西方殖民势力对中国的侵略,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的安全;但隔断了中西方正常的贸易往来,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隔绝中国与世界科技文化的交流,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5)启示:中国只有实行对外开放,才能发展进步,才能赶超世界先进国家。

思考:"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与"重农抑商"政策的关系

考点三、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1.明朝产生:

  (1)原因:明朝中后期,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2)出现: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手工工场,这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学术界称之为"资本主义萌芽"。

  (3)特征:"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基本特征。富有的机户依靠雇佣工人进行生产,这就是早期的资本家;靠出卖劳动力为生、计日领取工资的生产者就是早期的工人。

  2.清朝缓慢发展:

  (1)手工工场规模扩大;(2)分工更细;(3)雇工数量增多;(4)部门和地区增多:云南的采铜业、四川的井盐业、台湾的制糖业、陕西的伐木业、北京的采煤业、景德镇的制瓷业等。

  3.评价(认识):

  (1)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发展,是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冲击并侵蚀着传统的经济形态,代表着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总趋势,对明清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产生有着重要意义;

  (2)它只是出现在部分地区的少数行业中,稀疏而又微弱,发展水平低,最初多表现为分散的手工工场;

  (3)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非常缓慢,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

思考:明清的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哪些?为什么发展缓慢?

  有利条件: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繁荣;货币的充足,银两的大量流通;租佃关系的普及,人身依附关系松弛;传统科技的发展,科技著作的涌现。

  发展缓慢的原因:导致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制度的束缚。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农民贫困,购买力十分低下,影响了国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