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历史人教版选修1学案:第二单元 第2课 “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历史人教版选修1学案:第二单元 第2课 “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4)普遍推行县制,在全国设31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县令进行管理,加强中央集权。

  (5)"燔诗书而明法令",根据李悝的《法经》,制订秦律,用法律形式把各项改革内容固定下来。

  (6)改革社会风尚习俗,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深化认知] 

  商鞅"燔诗书"的文化高压政策,符合法家思想的主张,在当时一定程度上具有维护秦国统治的作用。但它极端压制了人民的思想,对于我国文化典籍也是一种摧残。                               

  对应学生用书P15

  探究点一 商鞅变法的内容 

  [史料探究]

  材料一 商鞅变法的基本精神是摧毁秦国贵族领主这一利益集团的世袭制......他说"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又说"制度时,则国俗可化而民从制"。......改革他认为不合时宜的旧制度,从而进行制度创新。

  --叶行昆《论商鞅变法与制度创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为贯彻其"基本精神"在秦国进行的制度创新。

  [答案] 创新: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耕战,实行军功爵制;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土地私有制。

  材料二 商鞅规定:秦国的士兵只要斩获敌人一个首级,就可以获得爵位一级、田宅一处和仆人数个。斩杀的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就越高。

  (2)材料反映了商鞅的哪一项变法措施?这一措施的实施有何影响?

  [答案] 措施:军功授爵制度。影响: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结论形成]

  商鞅变法对新兴地主阶级意志的体现

  1.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贵族无军功不再授爵;增加了地主阶级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同时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的势力。

  2."废分封,行县制"。是向建立中央集权制度迈出的重要一步,是打破"封国"、巩固新的土地所有制的政治保障。

3."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度,既废除了奴隶制的经济基础,又满足了地主阶级的经济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