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二 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学案
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二  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学案第2页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

3.经济全球化的展望

【问题拓展】

1、经济全球化的提出与发展

  经济全球化出现于20世纪的80年代中期,90年代得到认可,但目前没有统一概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1997年5月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经济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

  为此,可从三方面理解经济全球化:一是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和相互依赖程度日益提高;二是各国国内经济规则不断趋于一致;三是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强化,即各种多边或区域组织对世界经济的协调和约束作用越来越强。

  总的来讲,经济全球化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先进科技和生产力为手段,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最大利润和经济效益为目标,通过分工、贸易、投资、跨国公司和要素流动等,实现各国市场分工与协作,相互融合的过程。

2、经济全球化的载体

 (1)贸易自由化。

 (2)生产国际化。

 (3)金融全球化,世界性的金融机构网络,大量的金融业务跨国界进行,跨国贷款、跨国证券发行和跨国并购体系已经形成。

 (4)科技全球化。它是指各国科技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这是经济全球化最新拓展和进展迅速的领域。

  经济全球化的四个主要载体都与跨国公司密切相关,或者说跨国公司就是经济全球化及其载体的推动者与担当者。

3.经济全球化历程

 (1)开始出现: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也引起了殖民侵略的扩大;

 (2)发展: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在各地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把广大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卷入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加强世界经济联系。

 (3)进一步发展:第二次科技革命后,使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各国进一步争夺殖民地和划分势力范围,开拓国外市场,世界经济联系增强。

 (4)加速: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领域的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

【课堂巩固】

1.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在《全球化了的我在哪里》中写到:"我们不管是北京还是上海、台北、香港,在被全球化席卷而来,就是说那个浪冲过来,我们的脚站在那个沙滩里头,你要知道你的脚站的沙不完全从你的脚下整个被掏空,你一定还要有土壤。"据此,我们可以推知她对全球化的态度是

 A.全球化大潮可迎不可拒

 B.全球化要立足于本土化

 C.全球化的本质是西方化

 D.全球化无异于洪水猛兽

2.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由于发达国家在资本、技术等多方面占有优势,一些国际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