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物理人教版选修3-5教学案:第十九章 第3、4节 探测射线的方法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2017-2018学年物理人教版选修3-5教学案:第十九章 第3、4节    探测射线的方法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第3页

  (3)辐射与安全:人类一直生活在放射性的环境中,过量的射线对人体组织有破坏作用。要防止放射性物质对水源、空气、用具等的污染。

  

  1.自主思考--判一判

  (1)云室和气泡室都是应用射线的穿透能力研究射线的轨迹。(×)

  (2)盖革-米勒计数器既可以统计粒子的数量,也可以区分射线的种类。(×)

  (3)衰变和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均满足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

  (4)医学上利用射线进行放射治疗时,要控制好放射的剂量。(√)

  (5)发现质子、发现中子和发现放射性同位素P的核反应均属于原子核的人工转变。(√)

  (6)同一种元素的放射性同位素具有相同的半衰期。(×)

  2.合作探究--议一议

  (1)如何利用云室区别射线的种类?

  提示:利用射线在云室中的径迹区别,直而粗的为α射线,细而长的为β射线。

  (2)衰变和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有什么不同?

  提示:衰变是具有放射性的不稳定核自发进行的变化,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是利用α粒子、质子、中子或γ光子轰击靶核发生的变化。所有的原子核都可能发生人工转变。

  (3)医学上做射线治疗用的放射性元素,使用一段时间后当射线强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就需要更换放射材料,原来的材料成为核废料,这些放射治疗选用的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应该很长还是较短?为什么?

  提示:应选用半衰期较短的。因为半衰期短的放射性废料容易处理。当然也不能选用太短的,否则就需要频繁更换放射原料了。

  

探测射线的方法和仪器   

  [典例] (多选)用盖革-米勒计数器测定放射源的放射强度为每分钟405次,若将一张厚纸板放在计数器与放射源之间,计数器几乎测不到射线。10天后再次测量,测得该放射源的放射强度为每分钟101次,则下列关于射线性质及它的半衰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放射源射出的是α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