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案(第二课时)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案(第二课时)第2页

  次?可谈迁却改了6次,体会到什么?)谈迁著书的严谨认真、精益求精。

  50多岁--可以说《国榷》凝集了谈迁毕生的心血。

  400多万字--字数多,的确是鸿篇巨制。(我们的语文书大约在4万字左右,也就是说一本国榷的字数相当于100多本我们的语文课本。)

  (2) "20多年,6次,50多岁,400多万字",这已经不仅仅是一组枯燥的数据了?此时他们已经都充满了情感。从这一组数据中,我们已经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谈迁编写〈国榷〉的----艰辛。。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再来读一读这句话。读--

  (板书:立志写书)

   师: 你还从哪些句子同样也感受到谈迁写《国榷》原稿的艰辛?

  出示:"但由于他家境贫寒,没有钱买书,只得四处借书抄写。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

  (1)师:"一点"是多少,也许是就一段话,也许只有几句话,可谈迁就为了抄这"一点"付出了怎样的代价呀?竟要走上"一百多里路"。 好,带着你的这种感受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2)"竟带着干粮",路途这样遥远,却只能带着干粮上路。条件非常艰苦。

  (3)"四处借书"在借书的过程中,会一帆风顺吗?

  他也许会遭到-----拒绝,也许会遭到------白眼,也许还会遭到----侮辱。是啊,这些都有可能。但为了写书,为了能写出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他只能委曲求全。好,带着你的这种感受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话。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国榷》被偷后的悲伤与坚强。

  师: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书稿即将付印前的一天夜里,小偷溜进他家偷东西,见他家徒四壁,无物可偷,以为锁在竹箱里的《国榷》原稿是值钱的财物,就把整个竹箱偷走了

  师 :二十多年的心血一夜之间化为乌有,这对谁来说都是致命的 打击,更何况是一位体弱多病的老人呢!此时的谈迁悲痛欲绝,只见他--

  (1) 出示:"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

  生读句子。

  师:是啊, 茶饭不思,谈迁在思什么?夜难安寝?他又在想什么呢?

  (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

  想《国榷》,想编《国榷》时的艰辛

  为了《国榷》,我从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熬成了风烛残年的老人。

  为了《国榷》,我虽饱读诗书、才华横溢,然而却家徒四壁啊!

  师:然而,这一切的一切此时都化为乌有。(板书,化为乌有)

师:想着想着,谈迁不禁老泪纵横!就让我们带着这份理解和同情再来读一读这句话吧!(从同学们的读书声中,老师仿佛看到谈迁正无力的坐在那破张旧的书桌前泪如雨下,仿佛听到了他颤抖的心声)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