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2学案:专题七 一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2学案:专题七 一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②直接原因:国内战争基本结束后,农村实行的余粮收集制得到强化。

  (2)表现:

  ①在农村:农民对余粮收集制不满。

  ②在城市:工人因生活条件恶化纷纷罢工抗议。

  ③水兵叛乱:农民和工人的不满情绪牵动着军队士兵,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苏维埃政权面临着严重的政治危机。

  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1.原因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

  (2)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2.标志: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

  3.内容

领域 内容 农业 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工业 ①改变国营企业高度集中管理的办法

②坚持国家掌握经济命脉,实行经济核算

③部分国有企业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商业 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 分配 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4.影响

  (1)新经济政策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使苏俄经济走出困境,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巩固了工农联盟,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3)到1925年,国民经济已基本得到恢复。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有了初步好转。

  5.评价

  (1)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在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找到的一条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2)新经济政策是列宁从俄国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俄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的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