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新课程学案导学专题十六(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新人教版)
历史:新课程学案导学专题十六(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新人教版)第2页

(解除了对大部分小型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将这些企业以出租的方式交给原来的业主经营,并允许私人开办小型企业。)

(4)在贸易方面,

(改变国家垄断的做法,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3. 新经济政策的作用

(1)新经济政策实际上

(是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私人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允许商品经济的发展。它的实施,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起到巩固工农联盟、稳定政治形势的作用。到1925年,苏联的国民经济已基本恢复了。)

(2)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

(俄国这样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在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教训之后找到的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4. 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

(1)

(苏俄广大的农民、工人和士兵对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表现出强烈不满。)

(2)特别是1921年2月,彼得格勒附近的

(海军基地喀琅施塔得发生反政府兵变。兵变虽然被平息,但它反映了苏俄国内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列宁等人随之决定改变政策。)

二、 斯大林模式

1. 苏联的建立

1922年12月30日,

(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南高加索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2. 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

(1)工业方面的表现:

a.1925年12月,苏联提出了

("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主张优先发展重工业。)

b.从1928年起,苏联开始执行

(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期间苏联政府宣布,苏联已经由农业国变成工业一农业国。)

c.紧接着,苏联又开始执行1933~1937年的第二个